虽然喝酒这种行为是全国通用的,但具体到每个省喝酒的风俗、喝酒的气质那真是各省有各自的特点,各不相同。

有的省份讲究多,十分善于劝酒;有的地区“感情深,一口闷”……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山东人都怎么喝酒的?

一提到山东,除了山东大汉、挖掘机技术强,就是山东人的酒量了。山东是孔孟之乡,奉好客之道。别的地方喝酒是情绪,山东人喝酒是礼仪和感情!

可以这么说,在山东,任何一件或成功或喜悦或郁闷的事情背后,都少不了一场和谐的酒局……

外地人来山东喝酒,凉菜还没上齐就倒下了。从下飞机那一刻开始醉酒,返程路上才开始醒酒,可见山东酒桌战斗力之强悍。那么,山东人喝酒有哪些讲究?

01 山东人喝酒礼节重

先说入座。山东自古讲究礼仪,所以酒桌上的宾主、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。酒桌上,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(就是买单请客的人),酒桌上有时戏称为“庄主”。

这样的座位安排,让主人和主陪可以一唱一和,不断招呼客人喝酒,简直是一个也跑不掉。

宾主落座,开始倒酒。山东人喜欢喝酒,尤其喜欢大碗喝酒。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。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,但小杯一般是不用的。山东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,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。

02 山东人酒局时间长

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。除了一些礼仪性的宴席,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,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个小时,而一些好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。左一杯右一杯,一场酒局下来,可得喝不少酒。

对一些山东人来说,喝酒就是简简单单的乐趣!下酒菜不必多,花生米、凉拌菜足矣。实在没菜,咬一口大葱也能喝得美滋滋的。

03 山东人劝酒花样多

山东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气质与善良的霸气。有板有眼,循循善诱,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,于温藉融和之间,让人酩酊大醉。而且,其敬酒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说法,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,人情世故,天文地理,无所不包,对被敬者构成了强大的论证,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,简直羞愧难当啊。

山东人“劝酒经”那是一套又一套啊,跟领导敬酒有跟领导敬酒的说辞,跟下属碰杯有跟下属的叮咛,或者是感恩有加、惴惴不安,或者是谆谆教导、语重心长,总之是百变不离其宗:喝酒!

喝高兴了,“散打”的时候,喝酒的顺序是“七六五四三二一”,第一杯七口干,然后依然减少,最后一杯就是一口干了。如果不尽兴,再来一个“一二三四五六七”,第一口一杯干,最后一杯七口干,这样下来,最少是十四杯,哪怕是一两的杯子,喝下来也要一斤半了,纵然是低度酒,也是难以抵御的;纵然是山东人,也是难以坚守的。

古时,倒酒不喝被认为是浪费粮食的,粮食不够吃或者刚够果腹的时候,酿酒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。山东人豪爽淳朴,恨不得千方百计的把最好的都给客人和朋友,所以才形成了劝酒的习俗,啥也别说,认你是兄弟,多吃点多喝点,好的都给你!这么说来“劝酒”还有点“关爱”的意思在里面。

04 山东人喝酒礼尚往来

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,儒家最讲究的还是一个礼。

所以,对于山东人来说:“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”,你今天请我一回,我早晚得给你请回来。

山东人的感情就是在这种你来我往中把圈子拉大的,所以山东的文化也可以称为“圈子文化”,所谓的同学圈、老乡圈、战友圈、同行圈……都是山东人找的理由,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由存在,所以,圈子才越拉越大。

正是因为一起喝过第一次酒,然后就有了第二次、第三次,然后就成了“老铁”,诸葛亮老先生识人七法中有“醉之以酒而观其性”,山东人将其运用到了极致。

山东人的人品在全国那是有名的纯朴憨厚,酒品亦是这样,总是怕别人说自己不实在,喝干之后总有倒扣酒杯以证厚道的习惯,因为山东人秉持“酒品就是人品”的理念,宁愿自己喝趴下,也不能让人说自己不实在,那样“太不山东人”!

将酒品上升到人品,是山东人的名片,也是山东人在酒场上的杀手锏,其潜台词就是:你酒量可以不行,做人不能不行!

不同的是,山东人将实在喝酒的人、敢于喝醉的人视为同类。所以,山东人从来不会笑话一个喝醉的人,反而会敬佩其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气概和豪迈。凡是遇到一个这样的人,山东人从来不会放弃与之成为好友的机会。这就是山东人,这就是山东的酒场。

东西南北中,好酒在山东。对酒的执念,凝聚在山东漫长的历史之中。作为孔孟之乡,山东自古讲究“礼”。作为古代祭拜、宴会行礼的重要工具,酒很早之时便被山东人内化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。

所以酒场上各种规矩和礼仪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山东人的情谊全在酒里。

山东人善饮,天下皆知。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,喝法也多,来山东的朋友可以了解下。喝酒无可厚非,不过嘛,适度原则要记得,量力而行哦。